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
 首页 | 党建工作 | 人才工程 | 公开招聘 | 劳资社保 | 退管工作 | 规章制度 | 下载中心 

 

  通知公告        
·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... 02/26
·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... 02/26
·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... 02/26
· 2024年度领导干部... 02/26
· 关于“英才兴蒙”... 02/23
·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... 02/21
· 聚智汇才,共绘蓝... 12/27
· 关于对内蒙古农业... 11/23
当前位置: 首页>>通知公告>>正文
 
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任期工作总结
2025-02-26 10:54  

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

人事处任期工作总结

一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

(一)全面从严治党

1.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: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机关第四党支部的组织下,人事处在抓实学习教育上发力,组织全处党员认真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》《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一卷》等系列党内重要读本,严格落实学习计划,把学习纳入常态,纳入工作、纳入生活。

2.强化基层组织建设:全体党员同志以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投身“三会一课”常态化教育活动。积极参加学习交流研讨活动,并按要求参加民主生活会、党支部学习、党员活动等,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等材料。

3.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

深入开展作风建设,落实廉政责任:利用碎片化时间,组织全处教师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、学习《高校反腐警示录》读本等形式,加强廉政警示教育,推动廉政教育进思想、进工作、进职责。同时,在公开招聘、职称评审、岗位聘任、人才建设、评奖评优等方面,严格按照上级主管单位以及学院规定,公开名额、条件、标准,并接受监督;此外,严格执行印章管理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等重要制度规定,开展自查,接受监督,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,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。

(二)思想政治建设

1.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:人事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,其他成员根据职责分工,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,形成压力传导链。在职称评审、人才选拔等工作中,把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表现作为基本前提要求,给师德师风考核赋予一票否决权,联合宣传部、教师工作部、教务处、科技与合作交流处、纪检监督处等部门对参评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、师德师风、学术诚信、个人背景等全面的进行核查。

2.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: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在公开招聘过程中,向少数民族考生倾斜提供就业岗位以及加分政策;在人才建设工作上,积极配合学院少数民族教师申报“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特培计划”、“访问学者”等民族扶持项目。在有效解决教师们各种“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”中,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暖情、温情、热情。

、工作实绩

(一)师资队伍规模进一步充实

加强公开招聘工作,持续充实教师队伍。聘期新进教职工共114人。截至目前,学院教职工共603人,其中在编526人,同工同酬63人,院聘14人。

(二)高层次人才引育卓有成效

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总体布局,“外引内培”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。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400万,专门用于引进紧缺人才。通过“绿色通道”引进1名高层次人才,实现了学院刚性引才新突破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。鼓励支持院内教职工提升学历、优化自身知识结构,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。认定13名院内博士学位教师为高层次人才。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14人,在读博士22人。

(三)各类人才工程项目成效显著

紧密对接国家、自治区人才政策,积极组织申报各类人才项目。获批各级各类人才共55人次,其中1人入选“新时代专业技术三层次人才”,1人入选“新世纪321人才工程”第三层次,2人入选“鹿城英才”,9人入选“教育部人才专家库”,2人入选“野生动植物咨询专家”,4人入选“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智库专家”,3人入选“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计划”,1人入选“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”。经自治区人社厅认定“英才兴蒙”第五类人才2人、第六类人才10人。推荐专项工作专家20人。

(四)职称评审工作持续深化

改革职称评聘办法,科学分配评审指标。持续破“五唯”,推行代表作、贡献度评价制度,完善同行专家评审办法,突出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考核评价。110人晋升职称,其中正高级12人、副高级22人。1人获批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。优化各学科专业高级职称比例,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48人。打通同工同酬人员职称晋升渠道,6名专业技术岗人员晋升职称。

(五)岗位管理和绩效分配方式不断完善

加强岗位管理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。建立了动态调整的岗位聘任制度,职称晋升人员聘任由一年一聘调整为一年两聘。制定实施《新一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》,完成503名教职工全员聘岗工作,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。优化年底业绩调整津贴的绩效分配方案,坚持总量调控原则,充分发挥部门(单位)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,不断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。

(六)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健全

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工作统筹。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了教授委员会,加强人才引育组织保障,统筹协调高层次人才引育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,重新核定学院岗位数量,新增专业技术岗60个,其中高级职称33个、中级职称27个,为教职工提升职称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获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试点高校,核增控制数384个,缓解了学院编制不足的难题。

(七)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

强化制度保障,提供工作规范化水平。制定实施《人才引进实施管理办法》和《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》,为高层次人才引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。为稳定人才队伍,保证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等工作秩序,制定实施《教职工调离学院实行提前登记制度》,全面规范了教职工调配程序。修订了《部门(单位)及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》《教学系列职称申报业绩要求》,草拟了《绩效工资实施办法》《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》。

(八)薪酬管理、社保服务工作稳步进行

1.根据国家、自治区、学院有关政策规定,按时、准确地核算并发放教职工工资。根据人员岗位变化,及时进行了工资审批并调整了工资标准。

2.认真完成医保、社保缴费基数、公积金缴费基数、党费基数、工会会费基数的核算工作,根据要求定期完成工资信息统计与报送工作,准确反映学院工资状况。

3.每月定期进行呼市社会保险、内蒙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,完成每月保险系统人员变更。

(九)离退休人员工作不断优化

1.做好离退休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。征订报刊杂志6种,组织开展了离退休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;及时了解离退休教职工思想动态,加强正面引导;。

2.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生活。配合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待遇相关政策,不断完善帮扶机制,加强对离休干部及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照顾,及时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;院领导班子及部门共开展慰问117人次,组织离退休职工体检540人次,开展义诊3次。

3.组织开展离退休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。定期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开展特色文体活动,每年组织参加学院秋季运动会,重阳节特色文体活动3次;落实上级部门主题实践活动要求,组织开展新年茶话会3次、端午节包粽子活动3次、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。

、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

(一)人才引进的力度还需加大

在人才队伍建设中,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还需加大,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,但与学院的发展需求相比,仍存在一定差距。

(二)人才引进渠道还需加强

人才引进的渠道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,目前主要通过招聘网站、高校招聘会等传统渠道引进人才,对新型的人才引进渠道和方式利用不够充分。

(三)制度建设仍需完善

制度建设方面,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部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。一些教职工对制度的了解不够深入,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;部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,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。

、下一步重点工作

(一)加大引育力度,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

一是精准引进重点学科专业人才。以学院硕士学科点和农牧食品类专业为建设重点,对人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,制定人才需求清单,坚持“院内院外”联动、“线上线下”并行,密切与区外发达地区院校、头部企业的日常联系,主动出击、精准对接、靶向引才,提高人才引进目标的实现度,千方百计吸纳优秀人才,持续壮大学院人才队伍。

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。出台《高层次人才培育管理办法》,强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。在资金投入、团队搭建、导师遴选等方面给予人才更有针对性的支持。健全人才培育体系,运用政策倾斜、重点扶持、平台推进、海外研究、团队融入等多种方式,每年遴选若干名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,逐渐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。定期评估人才培育实施效果,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育方案。

(二)加强平台建设,积极赋能人才发展

聚焦服务内蒙古“五大任务”,加强学院“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”“现代马业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”“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中心”“内蒙古特色果酒系列产品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”建设,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。依托学院与土右旗、杭锦旗、清水河县、鄂托克前旗、库伦旗等校地合作平台,为高层次人才更好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,培养更多人才成长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行业专家。提高10个产业学院建设水平,促进人才深度参与,使人才在解决技术难题中,成长为服务企业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专家。

(三)深化评价改革,持续激发人才活力

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。综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,构建以教育背景、学术成就与科研能力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、经济社会贡献等为主体的指标体系,依据人才类型分类分层评价,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。对高层次人才实施3年中期考核、6年聘期考核的较长周期考核计划,鼓励高层次人才潜心科研。

二是优化职称评价体系。持续优化职称评审条件和程序,精准破除“五唯”,坚持分类评价,继续完善同行评价机制,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评价内容,以工作实绩和创新能力为重要依据的评价体系,构建科学的人才晋升和激励机制,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潜能。

三是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建设。建立教师聘期考核制度,根据专业技术、管理、工勤技能三类岗位的数量,科学设定各等级差异化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,采取全员竞聘方式,重新确定各等级岗位人选,构建能上能下的竞争择优机制。规范“双肩挑”人员考核办法,结合“双肩挑”人员数量、岗位性质等以两类岗位职责任务为依据,建立“双岗位双考核”制度。严格培训考核,将岗前培训、在岗培训、转岗培训、专项培训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畴。完善以年度考核、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,加快形成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服务、支持、激励的有效机制。

(四)健全工作措施,持续强化人才服务保障

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,“一人一档”收集人才基本信息、工作进展、业务所需,协调对接各类纵向项目申报、横向项目合作、对外技术服务等工作。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,优化人才服务流程,为人才提供精准服务。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,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,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,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结合教职工公寓楼建设,为人才安居提供良好条件,协调解决人才家属就业、子女入学等问题,让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教育事业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,积极争取将学院人才纳入属地人才体系,享受属地人才相关政策待遇。

人才是立院之本、兴院之基、强院之源。人事处班子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、全国人才人事科研工作会议、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党管人才,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院战略,全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,为学院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、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汇聚磅礴人才力量,在更好服务自治区办好“两件大事”中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。


关闭窗口

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  地址: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110国道668公里处
电话:0472-8880670  邮编:014109